2025年1月14日—25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鄢建国教授带领团队博士生后1人,博士生4人,研究生4人,本科生2人(共12人)赴日本大阪大学参加2024年度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樱花科技计划),针对深空探测与行星科学领域与大阪大学理学院院长Tadashi Kondo教授、行星科学专业Sho Sasaki教授等展开交流,并对中日两国未来深空探测可以合作的研究方向展开探讨。
为推动我国和日本科研合作迈向更高水平,促进深空探测与行星科学合作与交流,2024年1月14日—25日,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樱花科技计划”支持下,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鄢建国教授带领团队赴日本大阪大学开展为期12天的交流学习,探讨中日在深空探测前沿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访问伊始,大阪大学Sho Sasaki教授带领团队参观大阪大学校园并介绍大阪大学历史,理学院院长Tadashi Kondo教授做报告对鄢建国教授团队表示热烈欢迎。
16日上午,大阪大学Hiroaki Katsuragi教授向团队介绍了颗粒松弛行为在行星地形动力学中的作用,Hiroaki教授表示: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体都被称为粒状物质覆盖,行星表面发生撞击陨石坑、表面质量运动、火山爆发等各种现象的原因是这些粒状物质。行星探测所能观察到的只是这些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为了揭示行星表面过程的历史,必须很好地了解颗粒物质的基本行为。为此,他们实验研究了块状颗粒物质的基本物理性质。并具体讲解了:(i)振动作用下颗粒堆的松弛动力学(与地震活动引起的地形松弛有关),(Ⅱ)微流星撞击引起的颗粒堆松弛(与微撞击引起的陨石坑形状退化有关),以及旋转离心力引起的颗粒堆变形(与小行星的整体形状发展有关)。大阪大学Kentaro Terada教授向团队揭示了月球轨道飞行器 "神谷 "号揭示地月系统的新奥秘,观测到月球周围的陆地 O+ 离子以及 800 亿年前的地月系统小行星雨。
16日下午Tatsuki Fujiwara先生讲解了通过月球表面的核反应揭示低能量宇宙线通量和历史。
17日,Shoichiro Yokota教授介绍了行星际等离子体环境。下午,鄢建国教授向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团队介绍了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行星科学团队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研究成果,团队针对月球、小行星、火星等精密定轨、重力场分布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仇登高博士针对月球硅质火山活动做相关报告。
Hiroaki Katsuragi教授做报告
Kentaro Terada教授作报告
Tatsuki Fujiwara先生做报告
鄢建国教授作报告
仇登高博士作报告
之后,Sasaki教授带团队参观了大阪大学博物馆,介绍大阪大学的建校历史,参观了大阪大学吉祥物“鳄鱼博士”的原型町金鳄鱼(Machikane crocodile)全身骨骼标本。
鄢建国教授团队与大阪大学代表合影
20日,应Sasaki教授邀请,鄢建国教授团队与立命馆大学团队热烈交流,三位由中国去立命馆大学留学的留学生也参加了讨论,互相交流研究方向与最新研究进展,并向鄢建国教授团队展示了最新的月球机器人相关部件。
立命馆大学交流
鄢建国教授团队与立命馆大学代表合影
之后,Sasaki教授向团队介绍了日本最新的深空科研进展,鄢建国教授团队学生代表也做相应报告,交流学习深空探测相关内容。博士生孙尚彪报告了他处理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轨道跟踪数据,解算得到了50阶次火星重力场模型,并利用重力异常与精密定轨详细评估了模型的解算精度,揭示了天问一号大椭圆轨道构型在解算低阶重力场模型中的显著作用。博士生陈敏针以火星和火卫一为例,说明了地外天体地形重建中误差控制理论和精度提升方法。博士生杨婉羚汇报了组内针对天问二号目标星-311P的星历构建以及重力场等物理参数解算所做出的努力,包括利用实测天文数据进行311P定轨分析,仿真探测器绕行期间的重力场和旋转参数解算,探测器自主定轨等工作。硕士刘一骁汇报了基于同波束对火星自转参数研究,介绍了火星探测的历史和方法,以及使用的同波束方法。然后重点讲述了同波束方法的精度解算影响因素,和与传统方法结合的优化效果,以及着陆器-卫星同波束模式下的倾角对精度影响。
孙尚彪、陈敏、杨婉羚、刘一骁作报告
23日,来自日本国立天文台的Koii Matsumoto教授讲解了通过大地测量推断地球和火星卫星内部结构的相关内容。接着,来自神户大学的Naoyuki Hirata教授讲解了木卫一表面沟槽分布的起源与分布。
Koii Matsumoto教授汇报
Naoyuki Hirata教授汇报
在这次交流中,鄢建国教授与大阪大学、神户大学、立命馆大学、东京大学、爱知大学、东北大学、日本国立天文台等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后续将和这些单位在月球与行星探测领域在学生联合培养、青年教师交流、国际合作项目申报等方面开展深入广泛的合作。
(撰 稿:卢润松 供 图:大阪大学等 审 核:刘晓黎)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 文理学部 行政楼东北附楼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51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 信息学部 求是大道学生出国(境)事务办公楼 电话:027-68779092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 信息学部 求是大道 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电话:027-68771851